艺术家任伟
人生从六十六岁始
作者:陈坠 出自:陈坠 日期:2009年5月29日
三四十年代的任伟
画家这年九十岁
2006年2月24日上午的9时许,有几位从甬城赶来的客人,在余姚市文联副主席、著名魔幻小小说家谢志强的陪同下,来到位于风景秀丽的最良江畔的老画家任伟家中。这几位来客是: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傅德伟,宁波美术馆编委孙周等人。一进任伟的家门,傅德伟就说,他们是受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傅丹、宁波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桂娣之委托,专程送上宁波美术馆颁发给任伟先生的一份《收藏证书》,另外还有新近由宁波美术馆编制的《现当代宁波籍美术、书法名家作品》二十册精装画集等礼品。这份《收藏证书》上写着:“任伟先生:经宁波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审定,您创作的丝绒油画《铜柯浓荫》已由我馆收藏,特发此证。宁波美术馆;二00六年二月二十三日;收藏号00260。”
关于任伟,无论媒体,还是坊间,都把他看作是一个令人称奇的人物,——一是因为他坎坷曲折的经历,二是因为他充满艺术的人生,三是因为他传奇般的爱情。在一个乍暖还冷的下午,记者慕名来到了任伟家中采访。为我开门的,正是这位年已九旬的老人,只见他头戴一顶鸭舌帽,身穿一件竖领短大衣。他又是请座又是倒茶,一副精神铄然的样子,让人看上去丝毫没有耄耋老翁的感觉,相反,给人留下的是一位不断辛勤作画、始终充满活力的艺术家形象。他的书房,同时也是他的画室,四壁墙上挂满了一幅幅出自他手的风格迥异、色彩纷呈的丝绒油画作品。记者的采访也就从他的丝绒油画开始。
一
“我是从66岁起,重握画笔的。”任伟开门见山告诉记者。大概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任伟渐渐对丝绒油画发生了兴趣。他觉得用丝绒作底作油画,立体感特别强。就这样他与丝绒油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出行逛街,他总要给以特别留意。66岁那年,他在上海城隍庙闲逛时,发现一家店主挂着几副丝绒画,他一见钟情,爱不释手,并把这小幅名为《风帆》的丝绒油画买回了家。他无师自通,勤学苦练,拚命作画,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进入80年代以后,任伟受到多方邀请作大幅丝绒油画,这些画大多在三米以上。在安徽铜陵的人民银行、农业银行、长江电影院以及不少工矿企业单位,都留下了他的画作。这些画作多取名为《迎客松》、《鹤鸣深山》、《大瀑布》等等。从安徽回上海后,又为上海卷尺厂创作了《江山如此多娇》长城图。
自幼就喜爱美术的任伟,中学时代,曾在宁波师从一位美国医生业余学习素描、粉笔画、水彩画、油画等,从此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础。当时,他曾想去杭州浙江美院继续深造,但从医的父亲认为,绘画只能是一种业余爱好,不应成为儿子今后的正式职业,他希望子女们做一个品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1939年,22岁的他,在上海念完高中后,已考入了美国教会所办的沪江大学就读医科预科,而后再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念书。这是其父一手为他安排的求学之路,与他之爱好美术的愿望背道而驰。尽管此后的岁月中,有些工作也曾与美术有关,但终究没能实现做一个画家的夙愿。因迫于生计,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做了其他的事情:进商业银行做会计,与人合伙创办报纸,做职业篮球运动员,在出版社做美术编辑。任伟出生的那年,1917年,正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时候。他出身的家庭背景非同寻常。每当任伟说到自己的父亲,总是一脸的自豪,他说他经常与人说起的一句话是,“我父亲是大山,我们是丘陵”。他脸带笑意地对记者说:“我父亲的故事,那实在是太精彩了。”原来,任伟的父亲叫任莘耕,17岁那年只身从鄞县任家横来到宁波华美医院做学徒式的医学生。因其勤奋好学、做事严谨,任莘耕深受当时美国基督教浸礼会代表、华美医院第三任院长兰雅谷博士(美国人)的赏识。到了1930年,任莘耕正式出任第一任宁波华美医院的华人院长。任伟的母亲,虽然只受过私塾教育,但心性高洁、温和善良,是标准的贤妻良母。任伟的父亲因成天忙于华美医院繁重的事务,家务全由他母亲一人操持。还在解放前,任伟的同胞弟妹都先后移居到了美国洛山矶、旧金山和加拿大等地。上世纪50年代末,任伟便是因为有着如此复杂的海外关系,而从上海被遣送回了原藉鄞县。
1985年,任伟以近70岁的高龄只身来到余姚,受聘于余姚第一家合资企业——长城精工卷尺制造有限公司,在那儿,他做了八年的美术顾问。1986年,他应章猛进市长之邀,为市政府四楼大会场作了《永恒》长城图。1989年,他又应李锡均市长之邀,为余姚市政府赠与上海市海虹宾馆新厦落成作《乘风破浪——郑和下西洋》。余姚市政府新大厦落成,他又创作了以河姆渡为题材的《古址祥瑞》,这幅长4.5米、高1.45米的巨幅丝绒油画,凝聚了这位八十老人三个月的心血。历年来,他还为浙江省展览馆现代化企业展览会、中国银行余姚支行、宁波市总工会、江西钢厂等作了超大丝绒油画。由于他对丝绒油画有着独到的理解,因此他非常注重独创性,创新是成了他追求的目标。他的作品,因独特的风格而受到广东省东莞等地台商的欣赏。应兰山集团之约,他作了反映香港回归的《香港夜景》以及澳门回归的《燕归来》,在当地轰动一时。之后,他又陆续为东莞以及余姚本地的一些咖啡屋绘制新作,如斑马题材的《相亲相爱》、《吻的前奏》,红、绿、蓝、紫等色彩各异的《玫瑰》,以及多种清新脱俗的抽象人体画。记者我就曾听一些喜欢泡咖啡馆的年轻人说起,他们对任伟在画中的很有个性的签名印象深刻。当我问及为什么画那么多斑马时,他回答说,他自己最欢喜的就是斑马,他觉得斑马身上的黑白弧线条纹那才是最美的图案,“有生之年,我要画很多斑马。”自66岁重握画笔以来,任伟开始了一种全新的人生,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但他依然壮心不已地筹划着“要画很多斑马”,大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劲头。
二
任伟的人生,着力所实践的,正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格言——“人诗意地栖居大地”。年轻以及中年时代,或因为战乱频仍,或因为政治运动,他做不到。进入老年以后,政通人和,太平盛世,他有了充分展示自己艺术天赋的平台。除了创作丝绒油画,任伟还喜欢摄影、写作,建立自己的网页(在互联网络上,他还专门建有一个《任伟工作室》的网站),非常注重让自已的服饰富有艺术美感,甚至不放过做一回影视演员的机会。
近年来,他在《余姚日报》上发表的散文不在少数,如《记两次扮演老外的经历》、《荷兰女孩的中国情怀》等等。他的散文叙事条理、描述生动、感情真挚,读来十分的亲切感人,如《荷兰女孩》一文中,就记叙了他1988年陪同异邦女孩赫丽游览姚城、绍兴一事。那年72岁的他带赫丽来到龙泉山,和她一起登高望远,在四先贤碑前,在龙泉山题字前,为她留下俏丽的身影。他写道:“许多年过去了,我已年高,美丽的荷兰女孩赫丽想必已为人妻母。有生之年再见赫丽,想必亦是奢望。那一段美好的往事一直留在我心中,且时时勾起我的回忆,温暖着我的晚年生活。”写下这些文字时,任伟已经是89岁高龄了。
年轻时的任伟英俊得无与伦比,这有他昔日的相片为证。那张他一直珍藏身边的相片,由上海滩当时最孚盛名的人像摄影师朱天民所拍。他也因此被人劝说去做一名电影演员,但他因自己浓重的宁波口音而望而却步。不过任伟与电影还是有某种缘分。一度是职业篮球队员的他,经球友刘琼、舒适(均系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介绍,也曾到华影电影公司写过剧本,并和公司其他人一道组成华影篮球队。当时,就有一些著名女演员如李丽华、王丹凤,要他教她们打篮球。任伟说,他还认识周璇、上官云珠,常看见周璇忧伤美丽的样子。他接着给记者讲述了这么一桩往事。1945年的圣诞之夜,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体育馆,有一场上海华联篮球队与英国海军麦令斯篮球队的比赛。华联篮球队属颜料大王钟玉亭俱乐部球队,任伟当时便是其中的队员。那天,华联篮球队把麦令斯队打得落花流水。不料钟玉亭却紧急叫停,原来他为了更大的私利要求队员们输球。其时正值抗战胜利之际,这些血气方刚的球员受高涨的爱国热情鼓舞,宁愿不要钱也要赢球。结果是华联队大获全胜,让在场的中国人着实扬眉吐气了一回。谁知球员们一出赛场门口,抬头便见五六个手提明晃晃的小斧头人在等候他们。任伟与他的队员们与对方开展了殊死搏斗。次日上海《时报》刊载了题为《爱国青年 辱国奸商》的檄文,盛赞爱国青年的壮举。老一代的人大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有一个电影叫《女篮五号》,由谢晋导演,它的男女主角由著名影星刘琼、秦怡出演。这部电影其中的一个情节便是以这件事为蓝本。该电影的编剧白沉拍摄前,就曾经采访过任伟。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三四十年以后,他竟然还会有与影视亲密接触的经历。
1994年7月的一天,任伟家有人敲门,来者是宁波几位摄制电视剧《碧海情未了》的导演及有关人士。原来该片自开拍以来,一直因找不到一个能出演剧中老外角色的人而犯愁。当导演得知在余姚有个很像老外的人,便急急赶来。一见任伟的面,人家就认定非他莫属了。任伟的老外身份是芬兰国明克公司的总代表,场景则是与著名影星达式常出演的角色(北仑港负责建设的领导人)在谈判桌上握手言欢。拍摄之前,他为演好片中角色,与达式常面对面进行交流。大名鼎鼎的达式常,对他尊重有加,使他对演好片中老外充满信心。此后,《碧海情未了》这部六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一台、四台以及宁波台播出。不久,余姚也开拍了电视连续剧《情缘》。凑巧剧中也有一位老外角色,出现在参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行程中。有关方面很自然地想到了任伟,于是他当仁不让地在银幕上又做了一回老外,尽管那是一个只有一句“哈罗”台词的老外。
三
爱情往往伴随着艺术而生。任伟的人生华章,自六十多岁起浓墨重彩地展写开来以后,可谓高潮迭起。而这当中,他与李丽光之间的千里情缘更是令众多人赞叹不已,尽管它曾让无数亲朋好友、旁人陌路疑惑不解,或阻止,或嘲讽,但最终都一一点头称许了。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任伟的前妻带着儿子去了美国。到了1953年,因了当时的政治气候他们不得不办了离婚手续。次年,任伟回到了鄞县任家横老家,从此走上了漫漫无期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路途,孤灯只影地苦度岁月。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他才重新拾回自信。但是对于他来说,一切又都得从零开始。
1983年春,孑然一身的任伟来到安徽铜陵作画。此时他已经是67岁了,他遇上了比他小三十三岁的李丽光。李丽光当时是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搞摄影的宣传干事,公司要她配合好任伟的工作并照顾好他的生活。他们相处了大约半个多月。这段时间,李丽光常从家里烧了小菜拿来要任伟尝。他只觉得她烧的菜特别好吃,让孤身一人的他再次感受到久违了的温暖。而李丽光呢,目睹着这位来自申城的永不知疲倦的画家,这把年纪了还佝劳于艺术的世界,不知不觉中已产生了敬慕之情。在她的眼里,无论气质、才情,无论人品、体格,任伟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人。不久,任伟转去别处作画,他们之间鸿雁传书,保持着友好的朋友关系,彼此之间也没有更进一步的表白。但李丽光的内心深处已然作出了选择,她向他暗示:“你能画这么大的画,你的胸襟也一定宽广。”当他们再次相遇时,她指着一首诗要他看,那首诗是韩菁菁写给梁实秋的:“我不是你初恋的情人,我是你最后的唯一的所爱,你是我唯一最爱的丈夫!”面对李丽光心中的认同、心中的真爱,任伟流泪了。
1985年,命运之神把任伟带到余姚。他最初是来为长城公司画一幅《万里长城》丝绒油画来的。画成之后,公司朱总执意要留他担任高级美工顾问。其时,余姚市领导也希望他留在余姚。他沉吟未决,因为已成为美国硅谷电脑工程师的儿子已为他办好了移民美国的手续,在大洋彼岸有他的弟妹、儿孙,有一大堆亲朋好友,那边有着这里无法企及的优裕的生活条件。但另一方面,任伟想到“这里我可以画画,这里有我熟悉的乡音,这里可以吃自己想吃的臭冬瓜、苋菜菇、豆腐乳……”当然,另有一个藏在心底的理由暂时还不便说出口,那就是在安徽他已有个心上人了。当时的余姚市委领导,知道了任伟放弃去美国的机会而要为余姚发展出力,也了解他虽然一直过着独身但心中已有了一份牵挂,于是就积极为他组织家庭使其安居乐业。就这样,李丽光离开了亲人、家乡,来到了人生地疏的余姚。有关方面把她安排在市文联工作。一如她的名字,李丽光很快就在美丽的光影世界里赢得了同行们的赞许。至于说到她和任伟之间的这桩婚事,用李丽光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和一个不喜欢的人过一辈子,不如与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过上十年八年。”而如今,他们已携手度过了将近二十个春秋。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任伟虽然已届暮年,但这并不影响他继续去追求艺术而诗意的人生。这些年来,他不仅热情洋溢地写美文、搞摄影、做演员,更主要的是,他创作了很多大小不等的丝绒油画。对此,他用了这样八个字来形容自己:勤勤作画,力求创新。而原余姚市文联主席胡丁先生对任伟的评价——“闲里偷忙半生艺,乐中作苦一腔真”,更可谓是知遇之音。就在记者将要结束采访、准备起身告辞之时,任伟在一只硕大的牛皮纸信封上,笔法仍然遒劲地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水之所以能变成为绚丽的瀑布,是因为它没有退路。”是的,这位九旬老人,宝刀始终不老,画笔依旧灵动;达则柔情似水,穷则绚烂如瀑。
作画中的任伟
任伟画作
任伟画作